2025年2月,学生工作部组织了二级学院五名学生工作人员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西南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七十二期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培训课程为线下周末班,周六周天上课,连续9周,共计86学时。内容包括心理学核心理论、实用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和督导课。通过九周的集中学习,系统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咨询技能,参训教师受益匪浅,有深刻的参训体会和心得。

为期两个月的四川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已圆满结束,这段充实的学习经历让我对心理咨询领域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基础理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咨询技术及伦理实践等模块,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为学员构建了全面的知识框架。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深化了对心理咨询师职业伦理的理解。陈华老师的《职业伦理与个人成长》课程警醒我们:咨询师需时刻保持自我觉察,避免价值观越界。结业考试前的案例综合评估实战,更是将理论、技能与伦理融为一体,让我体会到“知行合一”的挑战与价值。
——会计学院 吴雪琴老师
作为一名负责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的教师,我参加了四川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第72期课程,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理论与实务知识。此次培训从2025年2月22日持续至4月26日,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对高校心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培训中的跨学科内容如“营养运动与心理健康”(吴薇莉)和“精神创伤修复”(卢勤)拓宽了工作视野,启发我在日常心理教育中融入更多元化的健康理念。结业考试与案例综合评估进一步检验了学习成果。此次培训让我深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未来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心理服务中的具体行动,同时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金融学院王灿老师
参加第七十二期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深感课程设计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华西医院及川大教授团队以深厚学术底蕴与丰富临床经验,将心理学核心理论、情绪管理、危机干预等知识娓娓道来,尤其在亲子关系与职业心理模块,案例解析直击痛点。孙学礼教授等名师手把手指导咨询技术,角色扮演环节让我突破“共情不足”的瓶颈,领悟“中立陪伴”的真谛。结业证书不仅是专业认证,更成为我深耕心理服务领域的敲门砖。二十位顶尖师资的倾囊相授,让我深刻理解心理咨询是科学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未来将以敬畏之心践行专业,用心理学智慧点亮生命微光。
——财税学院邓岚老师
培训中,专业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如倾听的艺术、共情的表达等。我深刻意识到,以往与学生沟通时,我虽耐心,但缺乏专业引导技巧,未能充分走进学生内心。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是刘书君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我切身体会到心理分析及咨询流程的严谨性与专业性。这让我明白,面对学生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必须保持敏锐洞察力与高度责任心,遵循科学方法,不可随意处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以更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倾听学生心声,及时给予他们情感支持与有效建议,助力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同时,不断学习提升,持续精进心理咨询技能,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守护者与可靠引路人。
——工商管理学院马广辉老师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我有幸参加了四川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第72期的系统培训。从2025年2月至4月,课程围绕心理学理论与实务展开,涵盖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职业伦理等模块,理论与实践并重,令我受益匪浅。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更让我意识到辅导员角色在学生心理成长中的重要性。感谢培训中心及全体教师的倾囊相授,我将以更科学的视角、更温暖的方式陪伴学生走向成熟。
——信息学院尹秋芝老师
本次培训是学校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步,通过赋能教师队伍,进一步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未来,学校将持续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