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坚持在抓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之外,用好网络第三课堂,给学生灌注理财至诚、法治清廉等人生信条,让财经人才迈步走好未来的职业道路。
“诚”“能”教育贯穿课堂内外
6月10日下午,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素质提升大讲堂座无虚席,该院优秀毕业生、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筹融资管理处处长冯静,来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她以“走好未来每一步”为主题,告诫学弟学妹们牢记“理财至诚,精业致能”的校训,成为一名诚信、精业的财经人才。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抓得实,抓得严。学院党委书记黄友形象地说:“财经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更多的是和钱财打交道,爱国、诚信、法治、清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必须牢记于心。”
作为一所创办了51年的财经类高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一直重视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扣时事热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形势政策课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那些财务作假作弊造成恶劣影响的生动案例,让学生们记忆深刻。许多从学院毕业的学生认为,财院老师的思政课“讲得活,有味道,对人生很有帮助。”
同时,学院也注重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年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迎新晚会、技能大赛、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诚信育人、团队合作、敬业友善等内核,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步精进。
善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前不久,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代表四川参加2014年度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蝉联三连冠,当晚7时,当组委会在决赛现场山西省太原市发布消息,仅仅半小时后,喜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借助学院的官网、百度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学院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全校同学相互转发、传播,一条好消息让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成了欢乐的海洋。
现代网络技术、新媒体正以蓬蓬勃勃的力量生长,年轻人也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新媒体感知世界。如何让新媒体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把网络当成第三课堂,提出善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点开学院校园网,不但有学校工作动态,当天国际国内时政要闻,还有专为师生党员开辟的“党建动态”、“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等栏目,还有学院好人好事播报等。学校举行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红色电影展播、歌曲传唱、主题演讲、社团文化展演等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都能在校园网上播放。
黄友表示,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面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用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新载体,充实和完善适合于新载体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更加有依托、有实效。学院将重点抓好学生教育管理的三大平台:校内(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校内创业、校外中期实习、顶岗实习)和网络三大平台,统筹抓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凝聚正能量,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好务。
(四川日报 向朝伦)